自动挡车型的手自一体变速箱究竟是不是摆设?
如今的汽车市场中,
大部分的自动挡车型,
都搭载的是手自一体的变速箱,
很多车主开车也都是D挡走天下,
那么为什么厂商还要设立手动挡呢?
手动挡到底有什么用呢?
先来说说手动模式是怎么用的:
M挡大部分都是通过挡把上的加减按钮进行控制的,首先把档杆拨到M挡,然后前后推动档把,完成加减挡操作。而S挡虽然是运动模式,但是绝大部分的S挡,都是转速到了红线区才能升挡, 基本都是通过档把或者换挡拨片进行换挡,不到红线区不升挡,实际上也实现了手动控制挡位的目的。
日常用车情况下,用D挡就足够了的。
不过,变速箱它看不见路况,也无法自动获悉驾驶者的动力需求。速度快就升挡,速度慢就降挡,深踩油门就降挡,浅踩油门提速就升挡。也就说自动挡的换挡程序是固定的。
所以,出现以下的这几个情况时
就需要手动模式,来辅助了:
01
需要动力爆发时
超车的时候、紧急规避的时候、车辆陷入泥泞需要脱困的时候,如果你需要动力,可以深踩油门并且降挡,就能获得比较强的加速度。因为使用手动模式,可以保持在低挡位,高转速,从而获取最大的扭矩。
而自动挡变速箱是倾向于省油调教,速度上来后会不断升挡,直到最高挡位,但是最高挡位的齿比较小,转速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较低。而使用手动模式就能尽可能的压榨出一款车最大的动力,跑出最高的速度。
02
通过长长的下坡时
自动挡车型下长坡是不建议使用D挡,因为D挡下坡车速越快,变速箱就会不断升挡,导致驾驶者不得不频繁点刹来控制车速,这样就容易导致刹车热衰减,出现刹车距离增长甚至刹停。而使用手动模式,就可以把档位控制在低挡位,通过发动机的反拖来控制车速,尽可能地少使用刹车,避免事故发生。
03
双离合车型遭遇堵车时
对于很多干式双离合车型,堵车情况下使用自动挡模式行驶:①是体感上不适,走走停停的顿挫感很强,②是容易导致变速箱的过热和离合器片的磨损。而使用手动模式,就可以让变速箱尽量处于低挡位,减少行驶的不适感和离合器片的磨损。
因
此
手自一体变速箱绝对不是摆设,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U^)ノ~YO。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