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考试大纲摘录
2019年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摘录
一、前言
因2121年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考试纲尚未公布,为协助考生正确复习备考,参照2019年度公布的考试要求,通过对通过考试人员的的访问,我们对《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考试备考提出了一点建议。
二、2019年考试简介
2019年考试使用的是《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估计今年会有新教材出版,但是有可能拿到新教材后,大家可能复习时间就比较有限了
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划分机动车检测维修士、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2个级别,每个级别划分机动车机电维修技术、机动车整形技术、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3个专业。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 公共模块 | 专业模块 |
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 | 40% | 60% |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物 | —— | 100% |
机动车检测维修案例分析 | —— | 100% |
考试形式
考试项目 | 考试形式 | 考试时间 | 是非判断题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总分 | 备注 |
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 | 闭卷笔答 | 180分钟 | 30% | 40% | 30% | 100分 | |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 | 计算机模拟 | 60分钟 | 题型为实际操作题 | 100分 | |||
机动车检测维修案例分析 | 闭卷笔答 | 180分钟 |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包括一个试题背景信息和一组试题,每道题都有独立的备选项) | 100分 |
具体题型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本专业(检测维修工程师)》第三篇“实务篇”、第四篇“案例分析篇”和第五篇“练习篇”示例。
三、复习要点
(一)公共模块
公 共 模 块 | 项目 | 细项 | 内容 | 教材 | |
职业道德 | 熟悉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一章 | |||
法 律 法 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正)第13条、第14条、第16条等与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的规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订)第50~51条、第53~54条、第58~60条等与机动车相关的规定和相应责任。 | |||||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的适用范围、立法原则、执行主体,安全生产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 |||||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熟悉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了解承揽合同、技术合同、租赁合同、委托合同。 | |||||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17年修正)第6条、第9条、第15~17条等与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的规定。 | |||||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19年修订)第7~10条、第21~23条、第37条、第39条、第43~45条、第65条、第72~73条等与机动车检测维修相关的规定。 | |||||
熟悉《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37号)各条款的涵义。 | |||||
熟悉《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适用范围,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义务;了解三包责任的内容和三包责任的转移和免除规定。 | |||||
熟悉《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16年修正)第6条、第18条、第20~24条、第26条、第30条、第48条、第55~65条等与机动车技术管理相关的规定。 | |||||
熟悉《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第10条、第71条、第87条等与机动车技术管理相关的规定。 | |||||
熟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2016年修订)中关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范围、资格条件及管理 | |||||
熟悉《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 |||||
标 准 和 规 范 | 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熟悉标准的分级、分类与实施。熟悉《标准化法》的法律责任。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相关内容。 | |||
熟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的构成。 | |||||
熟悉《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2016)中的申请从事道路运输车辆的结构要求、配置要求、性能要求。 | |||||
熟悉《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1~16739.2—2014)的主要内容(人员、组织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等条件) | |||||
熟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7993—2017)的主要内容(服务功能、管理、技术能力以及场地和设施的要求)。 | |||||
熟悉《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2016)的主要内容(汽车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周期、作业内容和技术规范)。 | |||||
熟悉《汽车制动系统修理竣工技术条件》(GB/T 18274—2017)中空气压缩机竣工检验、气压整车制动系统密封性技术要求,液压制动主缸、轮缸总成密封性能技术要求,真空增压器真空密封性和液压密封性技术要求,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密封性技术要求,液压传动装置修理检验要求,质量保证期。 | |||||
熟悉《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GB/T 3798.1~GB/T 3798.2—2005)中与汽车外观检验、性能检测有关的要求和质量保证期。 | |||||
熟悉《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GB/T 3799.1~GB/T 3799.2—2005)中与发动机性能有关的要求和质量保证期。 | |||||
熟悉《大客车车身修理技术条件》(GB/T 5336—2005)中的竣工检验要求和保证期。 | |||||
熟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修理技术要求》(GB/T 19910—2005)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汽车维修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T/T 640—2005)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及技术评定要求》(JT/T 198—2016)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JT/T 795—2011)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熟悉《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JT/T 816—2011)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 |||||
以下为补充部分 | |||||
基 础 知 识 | 机动车构造原 理在检测维修 中的应用 | 车辆的分类、识别代码与机动车编码规则。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三~第七章 | ||
机动车的总体构造、驱动类型与分类。 | |||||
发动机的基本名词术语与性能指标。 | |||||
四冲程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不同点。 | |||||
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功能、结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 |||||
电源分布、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空调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仪表、刮水器等电气设备的功能、结构与工作原理。 | |||||
机动车常用材 料性能及应用 |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工艺和力学性能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 ||||
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 |||||
车用燃料的使用性能、牌号、规格与选用。 | |||||
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液力传动油、润滑脂的作用、使用性能、分类与选用 | |||||
制动液、冷却液、空调制冷剂的作用、性能要求、分类与选用 | |||||
轮胎的分类、型号规格、构造与使用 | |||||
常用测量 器具的分 类及应用 | 熟悉计量体系、国际单位制、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掌握检测维修相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掌握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和固定量具的分类与使用 | ||||
机动车检测维 修安全生产要 求及操作规程 | 机动车维修个人安全防护要求及手工工具、动力工具、举升机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 ||||
机动车维修环境安全注意事项、机动车维修安全生产通则及各专业操作规程 | |||||
机动车检测维修作业用电安全、触电和火灾事故的预防常识 | |||||
危险性和污染性的废弃料处理方法 |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 |||||
机动 车新 术、 新工 艺的发展和应用 | 机动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 ||||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组成 | |||||
(二)专业模块A1: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技术
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技术 | 项目 | 细项 | 内容 | 教材 | |
发 动 机 和 机 动 车 总 体 性 能 | 发动 机和 机动 车的 主要 特性 及性 能指 标 | 了解四冲程发动机内气体状态变化的基本热力过程和理论循环的种类。 | 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一部分“机动车性能与诊断”的第一章 | ||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发动机的相关性能指标和特性(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万有特性)。 | |||||
熟悉机动车动力性能、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环保型、平顺性和通过性的性能指标。 | |||||
发动机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可变配气相位、可变气门升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三章和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第五章 | |||
汽油发动机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
柴油机燃烧的基本概念 | |||||
柴油发动机曲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
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
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 | |||||
机动车底盘系统 | 含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悬架系及轮胎等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作业要求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三章和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三、第六章 | |||
车身电气系统 | 电源、照明、信号、仪表、刮水器、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座椅、中控锁与防盗、空调等电气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维修作业要求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二章和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四、第七章 | |||
维修资料或信息的查找方法 | |||||
使用维修手册查找和分析故障的方法 | |||||
机动车电子控制技术 | 掌握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各控制系统(如巡航、变速器、驱动防滑、车身稳定、转向(含液压助力及电动转向)、制动、悬架等)、车身电气各系统(如空调(含手动、半自动及自动)、气囊、灯光、雨刮器、防盗等)、控制器局域网络等的检测诊断方法与步骤 | 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部分“机动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第五、六、七章 | |||
各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典型参数值和检测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维修操作和复杂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
机动车维修工艺及技术要求 | 机动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设备等的功能与使用 | 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八、第九章 | |||
汽缸压力表、平衡机、汽缸漏气率检测仪、侧滑试验台、制动试验台、前照灯检测仪、拆胎机和轮胎动平衡机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 |||||
发动机、变速器(自动和机械式)、离合器、底盘系统(转向、制动、悬架)、空调系统、车身电气系统(含电源、照明、信号、仪表、刮水器、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座椅、中控门锁、音响、安全气囊、防盗、通讯等)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总成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竣工检验方法和标准 | |||||
机动车大修竣工的基本技术要求 | |||||
机动车安全性能、环保性能、滑行性能等的竣工技术要求 | |||||
机动车维修企业管理 | 机动车维修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管理方法要求 | 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十、第十一章 | |||
机动车维修企业配件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管理方法要求 | |||||
机动车环保与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管理方法要求 | |||||
机动车专业英语 | 掌握GB/T 5624《汽车维修术语》中的常用英文术语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八章 | |||
机电维修中常用专业英文词缩写 | |||||
具有识读机电检测维修设备及零部件英文铭牌标识、功能参数、警示语的能力 | |||||
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与机动车维修有关的英文技术资料 |
(三)专业模块A2: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实务
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实务 | 项目 | 内容 | 教材 | 备注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 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检测诊断和复杂故障排除 | 第一篇“基础知识篇 ”和第二篇“专业技术篇” 相关章节, 实操部分可参考 第三篇“实务篇” | ||
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 | ||||
巡航控制系统的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 | ||||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 制动系统、自动变速器、转向系统、悬架系统的检测诊断和复杂故障排除 | |||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 安全系统、汽车空调系统、中控锁与防盗系统、辅助电气设备各零部件、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的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 | |||
整车电路图的识读和应用 | ||||
机动车仪表、灯光控制系统、多媒体导航系统、车载网络控制系统的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 | ||||
零部件检验 | 发动机主要机械零部件,如缸体、缸盖、曲轴、活塞及活塞环、凸轮轴等的检验、修理尺寸计算与修理级别确定的方法 | |||
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车用主要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和凸轮轴位置、车(轮)速传感器等)的检测和判断方法 | ||||
汽车常用电器元件(如电阻、电容、继电器、保险丝、熔断丝等)检测和判断方法 |
(四)专业模块A3: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案例分析
机动车机械与电气维修案例分析 | 项目 | 细项 | 内容 | 教材 | 备注 |
发动机 | 机械故障 | 故障分析 与维修方 案制订 | |||
冷却系、润滑系 | |||||
排放问题的原因 | |||||
电子控制系统故障 | |||||
.底盘 | 传动系、制动系、行驶系、 | ||||
转向系机械、液压和电气故障 | |||||
车身电气系 | 电源、照明与信号、 | ||||
雨刮器、安全气囊 | |||||
空调、多媒体与导航、车载网络 | |||||
中控锁、防盗 |
(五)专业模块B1:机动车车身整形技术
1.机动车钣金维修
1)机动车机械与电器维修。
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加热和制冷系统、安全系统、转向和悬架系统碰撞损坏修复维修方案的制定和维修质量检验的工艺要求;掌握碰撞损坏维修的工时、价格计算。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二章《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JT/T795—2011)相关内容。
2)机动车车身修复。
掌握车身结构的分类及特点、车身修复工作程序、安全生产要求及工作规程。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一、第二、第四、九章相关内容。
掌握车身常见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三章相关内容。
掌握车身直接与间接损坏范围和受力方向的确定方法,并根据损坏程度制定出修复方案。
掌握车身损坏的形式和碰撞损伤分析。
掌握车身常用材料的使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切割、焊接、黏接与铆接;
掌握车身修复工艺及技术要求和车身修复质量检验及技术要求。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第四、第八、第九章相关内容。
3)机动车整形维修管理。
熟悉机动车整形维修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配件管理和运行材料管理。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第五、第八、九章相关内容。
2.机动车车身涂装
熟悉车身涂装作业的工作程序,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的要求及操作规程。
掌握车身表面前处理作业项目、工艺流程以及常用设备、工具的使用。
掌握常用涂膜修复材料的分类、组成、性能、选用、混合、调配和应用。
熟悉喷涂作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熟悉涂层干燥与成膜工艺和表面后处理工艺及技术要求。
掌握喷涂后的表面缺陷、原因和处理方案。
掌握车身涂装维修质量管理。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涂装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一部分“机动车车身涂膜损伤评估及修复”第一、二、四章,第二部分“机动车涂装维修管理”第五、六、七章。
5.机动车专业英语
掌握国家标准《汽车维修术语》中与机动车整形技术相关的英文术语;掌握机动车整形技术的英文常用词缩写;掌握机动车整形设备的英文铭牌标识、警示语;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的第八章相关内容。
(六)专业模块B2:机动车整形技术实务
1.机动车钣金维修
1)车身测量与修复方案制订。
掌握车身电子测量系统的使用;车身测量工艺及测量结果分析;车身修复方案的制定;车身外形及结构修复质量检验。
以上内容的理论部分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三、第五、第九章相关内容。
2)车身金属材料加工与车身校正。
掌握金属材料的切割、焊接与铆接。
掌握金属材料的手工成型工艺、车身矫正工艺、车身金属材料防腐工艺。
3)熟悉车身修复的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以上内容的理论部分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一篇“基础知识篇”第四章、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章第九章相关内容。
2机动车车身涂装
1)车身涂装安全及设备的使用。
熟悉涂装作业中的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2)熟悉汽车涂料储存和使用管理
以上内容的理论部分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涂装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部分“机动车涂装维修管理”第五章,实操部分可参考第三篇“实务篇”第二章。
3)车身涂装工艺。
掌握车身涂装前处理工艺、涂料的配比与调配工艺、车身涂装后处理工艺以及涂层缺陷形式判定与缺陷原因分析。
以上内容的理论部分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涂装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一部分“机动车车身涂膜损伤评估与修复”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部分“机动车涂装维修管理”第六章至第七章,实操部分可参考第三篇“实务篇”第二章。
4)掌握喷涂后的表面缺陷、原因和处理方案。
掌握车身涂装维修质量管理。
以上内容的理论部分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涂装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二部分“机动车涂装维修管理”第六章至第七章,实操部分可参考第三篇“实务篇”第二章。
(七)专业模块B3:机动车整形技术案例分析
1.机动车钣金维修
1)车身修复工艺分析。
掌握手工成型缺陷分析和维修方案制定;焊接黏接缺陷分析和维修方案制定;车身防腐缺陷分析和维修方案制定。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四、第七、第八章相关内容。
2)车身碰撞损伤诊断。
掌握前部损坏、侧面碰撞损坏、后部损坏、顶部损坏分析和维修方案制定。
以上内容可参考《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钣金维修》第二篇“专业技术篇”第四章相关内容。
2.机动车车身涂装
1)涂层病态分析。
掌握涂装安全和涂装工艺的方案制订及问题分析。
掌握涂装设备保养和使用案例分析。
掌握涂层缺陷形式分析和维修方案的制订。
案例分析考试科目是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需要全面掌握《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用书》(2018年版)——《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机动车涂装维修》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内容,题型可参考第四篇“案例分析篇”相关内容。